終於進入隱蔽性的討論,有一點必須強調: 隱形本身不是目的,而是為了達成某些戰術目的,壓縮敵人反應時間,提高存活率,如果達成極度隱形,但是單價超昂貴,無法在前線基地保養修理又有什麼意義呢? 戰場武器最重要的是好用跟可靠性,不是拿來展示工藝技術的頂點

     假設雷達截面 (RCS) 為 1m2,被偵測距離為 100 公里

     RCS=0.1m2,被偵測距離為 56 公里

     RCS=0.01m2,被偵測距離為 32 公里

     RCS=0.001m2,被偵測距離為 18 公里

     RCS=0.0001m2,被偵測距離為 10 公里

     雷達截面每降十倍,被偵測距離變為原來的 56%,即使殲二十正面 RCS 是 F-22 四倍 (亂講的),被偵測距離只多了四成,繼續要降 RCS 的話,必須更犧牲身為戰機的操縱與加速性能,更難保養,價格更貴,所以 RCS 降到價格容許與足以達成任務的範圍就夠了,因此有 F-35 閃電二式的產生,在不出口 F-22 前提下提供給所有美國盟邦,打算取代 F-16,F/A-18,AV-8B 跟 A-10,野心相當大


     殲二十能打敗 F-35? 這是很驚人的報紙標題,從正面看 F-22 跟 F-35 幾乎一樣 (同家公司設計的),只是用的雷達吸收塗料 (RAM) 沒那麼好,為什麼有 F-22,還要搞個降級版的 F-35? 因為此機的設計概念就是要空軍,海軍,陸戰隊都用相同基本型,空軍版跑道最長限制最少,海軍版必須要能耐住航母起降衝擊跟抗腐蝕,陸戰隊版還得能短場/垂直起降,性能三者中最差; 況且 F-22 是純空優戰機,F-35 除空戰外也要能對地攻擊,殲二十也來弄個航母版看看?

     忘了該接著回答問題四到六:

四. 殲二十的匿蹤性如何?

五. 前翼會影響前向的匿蹤性嗎?

     這兩個幾乎是一樣的問題,放在一起回答,怎樣才像台隱形戰機?

     A. 機翼角度單純化,控制雷達回波方向

     B. 隱藏進氣道扇葉

     C. 武器內置化,避免武器反射雷達波

     D. 機體表面平整,起落架跟武器艙開口鋸齒化

     E. 灰色或黑色,因為之前美軍隱形戰機都是如此,白色就不像了

     以這些標準來看,殲二十的確有隱形戰機的資質,我們不知 RAM 的程度,我很辛苦的做了比較圖 (B-2 不照比例),機體最常面對雷達的是正面跟側面: 

2379272030071430623EUTZQv_ph.jpg

     不考慮 RAM 的話,最理想的構型是一張紙--廢話! 但是像一張紙的飛機根本無法執行任務,越接近一張紙的隱形效果越好,B-2 轟炸機看來最單純,是三者中最好,殲二十跟 F-22 正面看來非常像,但是多了腹鰭跟鴨翼 (canard),鴨翼在飛行中必須不時轉動,當機體其他部分都匿蹤時,鴨翼這反射源就很明顯了,所以隱形效果比不上 F-22,甚至 F-35; 但是上篇說了,這是大推力引擎沒著落時的較安全發展方案

     接下來看側面:

2125146010071430623FXqmHu_ph.jpg

     側面主要反射源是垂直尾翼,也是越扁越好,B-2 一樣拔得頭籌,雖然 F-22 垂直尾翼較大,殲二十機體大多了還有鴨翼跟腹鰭,而且側面看得到引擎噴口,F-22 藏得很好,這是下個問題:

六. 其後機身設計會影響後半球的匿蹤性嗎?

     機體後半部是最難保持隱形的,除了對抗雷達外還有引擎噴嘴這強紅外線發射源,現在戰機幾乎都有能偵測幾十公里外的紅外線追蹤器 (IRST),如果要隱蔽熱排氣的話,引擎性能就必須打折扣:

2310559590071430623NkSBhY_ph.jpg

     B-2 的噴氣不直接往後排,下方有屏蔽使得地對空飛彈難以鎖定熱源,B-2 目的是單機突入投彈後返航,沒有垂直尾翼又飛得慢,一旦被戰機發現就是死,所以必須做到全方位隱形

     F-22 採用二維向量噴嘴,除了可上下移動增加機動性,也限制噴氣的寬度,從側面幾乎看不到噴嘴,比不上 B-2 但在戰機中算不錯了,至於殲二十噴嘴跟一般戰機無異,似乎設計時完全不考慮後方隱形效果 (或許真正服役時會用不同引擎),從後方鎖定殲二十比鎖定 F-22 容易

2421667970071430623hOYBtI_ph.jpg

     俯視機尾的話,F-22 跟 B-2 都呈鋸齒狀,可固定反射角度,引擎也都深埋進機體,至於殲二十,噴嘴大剌剌的外露,跟普通戰機無異

     B-2 這種層級隱形的代價就是每架二十億美金,而且必須停在有空調的機庫

     (待續)

arrow
arrow

    m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